佃印象

江戶、明治、大正、昭和時期建造的填埋地
高層建築鱗次櫛比的未來都市和
充滿下町風情的小巷混雜在一起的區域

佃、月島、勝時、豐海町、晴海地區是從江戶時代到明治、大正、昭和時期填埋的,是被隅田川和運河包圍的人工島。

和其他地區不同,也有關東大地震和太平洋戰爭沒有受災的地區,月島地區的胡同至今仍隨處可見下町的風情,讓人感到懷念。另一方面,再開發急速推進,作為超高層公寓鱗次櫛比的未來都市、水前區域而備受矚目。

在東京2020奧運會·殘奧會競技大會上,作為選手村迎來了世界運動員的晴海五丁目西地區誕生了新的城市,設置了作為傳統的銘牌和在Village Plaza使用的一部分木材再利用的設施、紀念藝術品等。此外,除了BRT的正式運行和使用氫能源的城市基礎外,還推進了多移動站的整備等,繼承了進一步向未來活用水邊的嘗試。

  • 佃是跟隨攝津國西成郡佃村(大阪市)的名主森孫右衛門來到江戶的34名漁夫建造的島,因此被稱為佃島。與幕府有著密切的關係,被授予了江戶近海的自由操作權。1967年(1967年)3月實施了住宅標識,變成了佃。

  • 月島

    這是從1887年(1887年)開始歷經20年以上的歲月進行的填埋而成的地區。由於東京灣內有一個叫月之岬的觀月名勝,所以根據當時東京市參事會的決議而命名。

  • 勝時

    這是明治到大正完成的填海造地,是與1904年(1904年)~38年(1906年)日俄戰爭勝利紀念而製作的“勝時之交(船)”有關的町名。勝哄是指戰鬥獲勝時發出的喜悅之聲。

  • 豐海町

    1963年(1963年)建成的填海造地,町名是從居民的問卷調查中選出的。除了港口地區以外,還林立著魚類冷凍、冷藏庫。

  • 晴海

    1937年(1937)7月,晴海町第一丁目到第六丁目建成。町名是在當時的區議會(京橋區)根據“總是眺望晴朗的大海”的希望而決定的,根據1965年(1965年)的住所表示實施變成了晴海。能看到海的晴海碼頭公園作為區民的休息場所而受到人們的喜愛。

挑選觀光地和人氣! Featuring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Popular Spots!

  • 商號:住吉神社

    傳達江戶風情的本節每3年舉辦一次

  • 圖片祭典的樣子

    商號:中央區的盂蘭盆舞(大江戶祭盆舞大會、佃島的盂蘭盆舞、築地本願寺納涼盂蘭盆舞等)

  • 商號:勝哄橋(重要文化遺產)

    國內最大規模的“跳開橋”

  • 商號:東京港晴海碼頭(中央區八景昭和57年選)

    日本的海的大門

  • 商號:中央區的祭(佃祭:住吉神社定期大祭祀、神田祭、日枝神社祭禮、深川八幡祭等)

    傳統舞蹈、心靈湧現的中央區春夏秋冬祭

  • 商號:佃島和利物浦市21

    歷史與未來交匯的街道

  • 商號:隅田川8橋(兩國橋、新大橋、清洲橋、隅田川大橋、永代橋、中央大橋、佃大橋、勝哄橋)

    讓我們來看看“隅田川8橋”吧

  • 商號:佃島渡船場遺址

    連結佃島和對岸300年的交通機關(區民史跡)

看看其他區域吧! Area 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