築ji Area

面向隅田川的填埋地(築地)
與文化發展密切相關的區域

“築地”可以感受到從江戶向東京變化的經濟、文化軌跡。江戶時代被稱為“八丁堀的丈夫”的江戶町奉行所的與力、同心居住地“八丁堀”。1869年(1869年),“明石町”設立了外國人居留地,作為西洋文化的窗口發展起來。

國家指定特別名勝·特別史跡的“浜離宮恩賜庭園”,至今仍保留著江戶時代的大名庭園的特色,作為風光明媚的都市綠洲,四季都有很多人到訪。

關於鄰接的築地市場舊址,發表了可以容納5萬人的多功能型體育場和MICE設施的整備計畫等,一邊發送周邊地區和一帶的築地品牌,一邊進行具有廣域性交通結節功能的整備。

築地的由來和現在
中央區役所所在地築地。“築地”的地名來源於本願寺遷移重建時填埋江戶湊,是“築起的土地”。就在築地本願寺旁邊的築地市場,2018年(2018年)遷移到豐洲,但是築地場外市場和新鮮市場“築地魚河岸”等,和以前一樣熱鬧非凡。

  • 新富

    明治初期作為花街繁榮起來的新島原的“新”和從江戶時代開始就有的大富町的“富”一起被命名。守田座(之後的新富座)進入了這裡,之後直到歌舞伎座成立為止都是戲劇的中心地。

  • 入船

    因為町西側有入船川,所以取了入船町的名字,1971年(1971)1月實施了住所表示,入船了。明治初期有軍鞋製造工廠“伊勢勝造鞋場”,遷出後作為中小企業的城鎮一直持續到今天,

  • 江戶時代,從各地運來行李的大型船只作為卸貨的江戶湊而繁榮起來,所以變成了湊町。1971年(1971年)1月實施了住宅標識,成為了湊。在面臨隅田川的城鎮,到明治中期為止作為水路運輸的要衝而繁榮起來。

  • 明石町

    據說是因為江戶時代播州(兵庫縣)明石的漁夫移居到了這裡,風景和明石浦相似。作為外國人居留地遺址而聞名,是一個可以窺見聖路加國際醫院、教會、洋房林立的異國風情的城市。

  • 築地

    明歷大火(1657年)以後被填埋的地方,正如文字所示,因為是在海岸築起的土地,所以成為了築地。西本願寺別院遷移到這裡,聚集了東都的信仰。曾經有幕府的軍艦操練所,進入明治以後海軍相關的各種設施集中了。另外,震災後,魚河岸遷移到這裡,今天成為築地的代名詞。

  • 八丁堀

    因為它的長度是八町(約872米),所以被稱為八町(丁)堀,因為它被稱為八町(丁)堀。江戶時代與力、同心的住宅聚集在一起。

  • 新川

    萬治年間(1658~1661年)開鑿的挖割被稱為新川,所以取這個名字作為町名。以前分為越前堀、靈岸島、新川三個部分。新川從江戶時代到戰前集中了酒批發店,現在也留下了它的痕跡。

  • 濱離宮庭園

    德川氏的別邸時被稱為浜御殿,1870年(1870)在宮內省在幕府末期建設了石造洋館延遼館。1870年(1870)屬於宮內省時,改名為浜離宮。之後被移管到東京都,1966年(1966)7月實施住宅標識時作為町名成立。今天,這個庭園作為現存唯一的潮入庭園被指定為國持別名勝·特別史跡。

挑選觀光地和人氣! Featuring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Popular Spots!

看看其他區域吧! Area map